2019年,市中级人民法院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进一步提升审判质效、队伍素质和司法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12654件,审执结103115件,同比分别上升7.83%和11.17%。法官人均结案282件,位居全区法院第一。
顾大局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2019年,通辽市中级人民法院坚持服务大局,依法履行审判职能,共审结一审刑事案件4523件,民商事案件61762件,其中,调解、撤诉案件30802件,调撤率达49.87%。
——推进平安通辽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牵头制定并与市政法部门联合出台全区首个《黑恶势力财产处置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为处置黑恶势力财产提供操作指引。先后审结了一批上级和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件,取得了良好效果。截至到2019年12月31日,全市法院共受理一审涉黑涉恶案件49件445人,审结38件292人,认定黑恶犯罪36件225人,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97人,重刑率43.11%。
——服务保障经济发展。制定《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措施提升改进方案》,出台37条服务保障举措,积极营造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研究出台服务民营经济的具体举措,审慎采取诉讼保全、强制执行等措施,让企业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共审理涉及企业投资、公司股权等案件660件。市中院在办理维尔农业有限公司破产清算一案中,充分发挥破产审判的救治功能,成功为近千名职工发放拖欠工资1100余万元,获得了该企业职工的点赞和好评,该案被评为全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十大典型案例”。
——助力生态保卫战。制定《关于审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的实施办法》,组建专业审判团队,在扎鲁特旗人民法院巴雅尔图胡硕法庭设立了环境资源保护法律服务工作站、环境资源巡回审判法庭,共审结环境资源案件2771件。深化行政诉讼案件相对集中管辖改革,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司法建议反馈和行政审判白皮书制度,监督和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注重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解决,审结一审行政案件935件。市中院法官耐心说理、反复沟通,成功调解一起一千余万元行政补偿案,全市行政案件和解撤诉率达到17.14%。
求创新多举措提升审判质效
深入推进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审结婚姻家庭继承案件5508件。在全市法院推行“全领域、全层级、一体化”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改革,对简单案件简化送达方式、庭审方式、法律文书制作,多案连审,切实提升司法效率。两级法院全部成立速审团队,中院机关仅用12.5%的民事法官审结了全院44.87%的民事案件,案件平均庭审时间仅为20分钟,有效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市中院先后出台《依法规制“职业放贷”若干问题的意见》等四个规范性文件,通过建立“职业放贷人名录”、依法确认职业放贷行为无效,发挥司法裁判对民间借贷的引领和规制作用,有效遏制民间借贷案件高发势头。与市金融办签订防范金融风险共建协议,与市税务局建立民间借贷案件利息税收征收机制,推动多部门联合治理“高利贷”及其衍生的违法犯罪问题,为金融安全稳定保驾护航,相关经验做法被《人民法院报》和内蒙古高院刊登、推广。
优服务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冰冷的卷宗背后,融入的是暖暖的民生民情;严肃的法威之下,蕴含的是深深的关切和真情。
一年来,通辽市中院紧紧围绕“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任务,着力提升执行工作质效和信用惩戒力度。完善网络执行查控、网络司法拍卖、失信联合惩戒等机制,共发布失信名单6349例,限制、惩戒失信被执行人35743次,以拒执罪追究刑事责任9件9人。全市法院院长带头攻坚,广大执行干警夜以继日、顽强拼搏,竭尽全力推进解决执行难问题,先后组织“百日会战”“打财断血攻坚战”“涉金融案件专项执行”等集中统一行动。截至目前,全市法院共受理首次执行案件3.5万件,执结3.03万件,执行到位金额11.03亿元,案件平均执结期限同比缩短31天。出台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细则》,完善“三化”“四立”“一平台”建设,推进诉讼服务中心转型升级。规范立案登记、信访接待、等区域设置,完善材料收转、诉费办理等工作流程,方便当事人一站式办理庭审之外的全部诉讼服务。依法保障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开展定点帮扶、驻村帮扶,审结涉农案件949件。落实司法救助、权利救济,审结国家赔偿案件18件,为困难当事人缓减免交诉讼费284.4896万元。全面推进跨域立案改革,开启诉讼服务“便民直通车”,跨域立案161件。持续推进“四大公开平台”建设,全市法院公开裁判文书9.6295万份,互联网直播庭审2392场。完善新媒体集群,及时发布法院工作情况和典型案例,传递法治正能量。落实普法责任制,举行法院开放日36次,新闻通报会19场。
练内功锻造忠诚有为的铁军队伍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党的建设。一年来,通辽市中院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行“早八点学习”制度,全院干警提前半小时到岗,集中学习《论述摘编》等重要书目。制定领导班子主题教育调研工作方案,确定了“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加强法院队伍专业化建设”等八个重点调研课题,班子成员全部深入包联法院,走一线、摸实情,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拿出了一批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中院机关在主题教育中共查摆问题39个,整改33个,整改率达到85%。
突出先进典型教育,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那顺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联合最高人民法院开展“超级大V法院行”活动,对那顺先进事迹进行了深度报道,累计传播达1.2亿次。组织开展全市法院“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系列活动,举办专题研讨班和各类培训班10期,集中培训500余人次。坚持开展“优秀庭审”“优秀裁判文书”“十大精品案件”评选活动,全面提升法官审判能力和法律政策水平。截至目前,全市法院共有14篇学术论文获得省级以上表彰,中院研究室被评为“全国法院调研工作先进集体”。2019年,全市法院共有16个集体30名个人获得市级以上表彰。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通辽市中院通过出台《关于开展警示教育常态化的实施意见》,召开警示教育大会,以案释法、以法析案、以审促廉。部署开展“执行案件专项巡查活动”,对全市基层法院执行工作成效、信访案件督办、违纪违法违规等问题开展一案双查,共调阅执行卷宗379件,发现存在问题87个,提出整改建议66条,向中院纪检监察部门移送线索16条,有效发挥了司法巡查的利剑作用。
“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是党和人民对法院工作寄予的厚望。进入新时代,通辽市中级人民法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为主线,以提升案件质效和司法公信力为重点,依法为通辽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摘自通辽日报4月12日